腹水如何分级一表总结肝硬化腹水的分级处理

腹水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方面,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以及低蛋白血症也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作用。如何进行腹水分级?临床上根据腹水的量可分为1级(少量)、2级(中量)、3级(大量)。1级或少量腹水: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发现,患者一般无腹胀的表现,查体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下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3cm。2级或中量腹水:患者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隆起;超声下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3~10cm。3级或大量腹水:患者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可有腹部膨隆甚至脐疝形成;超声下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被腹水填满,深度10cm。不同级别的腹水如何处理?根据不同程度的腹水和伴随症状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包括病因治疗、限盐、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白蛋白以及放腹水、TIPS等操作介入治疗。以下为大家总结治疗策略与利尿剂的使用:来源:丁香公开课「肝硬化诊疗与并发症处理」2.3节具体使用这些药物有哪些技巧和注意事项?合并腹膜炎时抗菌药该如何使用?不仅仅是腹水,肝硬化诊疗中遇到的其他问题该如何解决?丁香公开课特邀医院消化科陈辉老师精心打造视频课程:「实用教程:肝硬化诊疗与并发症处理」。针对临床最关心的20个问题,带来肝硬化诊疗的新知新论。

限时特惠,仅限3天,

还有超值VIP社群服务!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bjs/13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