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是我们餐桌上少不了的美食
鱼肉富含优质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
健康又美味
鲫鱼、鲈鱼、桂鱼…
清蒸、水煮、红烧…
也因为鱼肉实在是太家常了,“鱼刺卡喉”这件事几乎每个人都碰到过,民间也存在不少靠谱不靠谱的对付鱼刺的偏方:
喝汤?咽馒头?吞醋?
且不说这些偏方靠不靠谱了,就算真把鱼刺咽下去了,万一鱼刺尖锐硬朗,是个“硬货”,它接下来的路还真的有可能会“暴走”,甚至会危及生命!
3天前来自淳安千岛湖72岁的王大爷就经历了这样惊险一幕……
王大爷肚子痛了有4天了,一直没太在意,第四天实在疼痛难忍,被家人送到了浙大二院急诊科。
当时接诊的外科董林平医师发现王大爷有明显的恶心呕吐、腹部胀痛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看起来像是典型的“肠梗阻”。
董医师当即给王大爷插了胃管减压,一下子就引流出大概ml的黄色胃液。引流后,王大爷的症状稍稍好转,但是做了腹部增强CT后发现他的小肠明显扩张,肠腔内积液积气,是典型的“肠梗阻”影像学表现。
根据临床经验,老年人最常见的肠梗阻原因是术后肠粘连和肿瘤,但是王大爷从来没有做过腹部手术,CT上也看不到肿瘤。董医师立即向外科唐喆主任医师汇报情况,唐主任认为患者肠梗阻已经好几天,原因不明,且有加重的趋势,建议立即手术。
唐喆主任医师团队当天就给王大爷安排了急诊手术,没想到手术一打开王大爷肚子,谜团就解开了:
王大爷小肠里有一根大约5-6cm长的鱼骨头从肠腔内刺穿了小肠,而且这个“硬货”一头异常锐利,样子看起来更像一把迷你的手术刀。
鱼骨头的2/3已经戳出了小肠,肠子周围已严重水肿,有很多脓液。唐喆主任医师团队把鱼刺拔掉后修补了穿孔的小肠,术后再次查看CT,确定CT看不到鱼骨头(CT呈阴性)才放下心来。不禁庆幸医生和家属都做了正确的决定,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事后追问病史,王大爷说,大约是1周前吃过1次鱼,但对当时有没有吞咽下鱼骨头已经没有印象了,王大爷和家属看到这个“元凶”鱼骨头后也是连连感叹:
怎么也没想到吃个鱼
竟吃出这么大的麻烦!
其实,这已经不是唐喆主任医师团队急诊值班碰到的第一次误吞“锐利硬物了”,误吞牙签、枣核、虾头甚至筷子等物件戳穿肠子的病例屡见不鲜,而且还有因穿孔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的惨痛教训。
唐喆主任医师再次告诫大家:在品尝鲜美鱼虾的时候要非常小心,尤其是老人和小孩,误吞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不小心吞服了较大的锐利物,医院就诊,必要时可行胃镜取异物。
唐喆
唐喆,主任医师,博士,肝胆胰外科副主任。我国首批肿瘤消融专科医师,从事肿瘤射频消融工作15余年,治疗病例超过例,其中大部分为高危部位肝脏肿瘤。曾多次赴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和澳门地区医学中心访问交流和进修学习。担任多个全国学术机构的常委和委员。并多次担任中国卫计委,中国医师协会,中国肿瘤消融规范制定专家。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科研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和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等工作。在SCI收录杂志和国内一类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擅长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肝癌射频术,肝癌切除术和门脉高压症的手术。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解放路院区)、周五上午(国际院区)
文/浙大二院外科董林平
图/源于网络
编辑监制/皮皮鲁西西
本文为原创,欢迎转载,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