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不知不觉,五行养生系列已经走到最后一期,今天,小编要带大家了解的就是五脏中的最后一个脏器——脾脏。脾是重要的淋巴器官,有造血、滤血、清除衰老血细胞及参与免疫反应等功能,因其含血量丰富,能够紧急向其他器官补充血液,所以有“人体血库”之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揭开脾脏的奥秘。
脾者,谏议之官也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人身气血生化之源,故被称为“仓廪之官”、“后天之本”。
脾气主升,具有运化水谷、水湿之功,并能统摄血液,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腑之一。其在志为思,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其经脉与胃相连,形成表里关系。
脾的生理特性
脾的生理特性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喜燥而恶湿。脾之所以喜燥恶湿,是与其主运化水湿的生理功能有密切关系。脾胃在五行中属土,但按阴阳来分类,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的阳气易衰,阴气易盛,脾又主运化水液,然湿邪侵犯人体,最易伤害脾阳。脾阳虚衰,不仅可引起湿浊内困,还易引起外湿侵袭。故《临证指南医案》说,“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脾喜燥恶湿的理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即在治疗脾虚湿滞的病证时,宜用燥湿化湿之品。
(二)脾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位于人体中焦,心肺居其上,肝肾居其下。所以人体气机升降运动,皆以脾为其枢纽。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心阳下降,肾阴升腾,也以脾为升降之枢。五脏之精,悉运于脾,脾旺才能清气上升布散。肝气升于左,肺气降于右;肺气通调水道,肾之气化蒸腾,无不以脾为枢纽。故脾胃互相配合,升降协调,则使气血水津布散通利,气机升降得宜,生发之机旺盛。若脾虚气弱,枢机不利,则种种病变莫不由之而生。对此种病变,总以调整脾胃,转动枢机为要。
(三)脾与长夏相应。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而长夏季节居于夏秋之交,为阴之始。长夏季节,湿气当令,而脾为至阴之脏,故脾气旺于长夏,脾病则在长夏季节可以好转,但长夏湿气过盛,又容易损伤脾脏。
脾的生理功能
(一)主运化
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
运化水谷:水谷,泛指各种饮食物。运化水谷,即是指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和吸收。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消化功能与脾、胃、小肠等脏腑都有关系。例如饮食物入胃,经过脾胃的腐熟加工,然后进入小肠,清浊分离,各走其道,再由脾输送至全身,供应各脏腑器官的营养。但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无论是从生理角度,还是从病理角度来说,脾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人体的消化功能主要归属于脾。脾运化水谷精微,维持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和皮毛筋骨等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
运化水湿:水湿,即人体内的水液。运化水湿,是指脾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布散和排泄的作用。说明脾在调节水液代谢、维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摄入到体内的水液,需经过脾的运化转输,气化成为津液,并输布于肺,通过心肺而布达周身脏腑器官,发挥其濡养、滋润作用。二是将全身各组织器官利用后多余的水液,及时地输送到相应的器官(如肺、肾、膀胱、皮毛等),变成汗和尿液被排出体外。因此,在水液代谢的全部过程中,脾都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促进着水液的环流和排泄。
运化功能,主要依靠脾气的作用,若脾气健运,则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运输布散等功能才能旺盛,水液输布、排泄才能正常,体内的水液才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反之,若脾失健运,不但会出现腹胀,便溏,倦怠等消化失常症状,而且还会引起水液代谢失常,进而产生多种水湿停滞的病变,如浮肿、痰饮、泄泻等证。
(二)脾气主升
所谓“升”,即上升之意。脾气主升,即脾气的功能特点以向上升腾为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脾主升清。所谓“清”,是指水谷精微营养物质,而升清即指精微物质的上升布散。经过脾、胃和小肠等消化后生成的精微物质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上输于肺,并通过心肺,分布到周身各处。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各脏腑组织器官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功能活动才能强健。若脾的升清作用失职,则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若清阳不升,清浊不分,混合下注,可发为遗精、带下、腹胀、腹泻。若久泄不愈,又常伴有身倦无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其二是维持人体各内脏的正常位置。人体的脏腑,在体内都有固定的位置,如胃位于脘部,肾位于两侧腰部,子宫位于下腹部等。中医学认为,脏腑之所以能固定于一定的部位,全赖脾气主升的生理作用。这是因为,支持和固定这些内脏的肌肉、韧带、筋膜,也要依靠脾运化生成的水谷精微的充养,才能强健有力。若脾气不升,反而下陷,则可出现胃、肾、子宫等内脏的位置下移或脱肛等。其病变基础是韧带、肌肉松驰,失去对内脏的牵引作用。实验证明,内脏下垂与脾虚的程度成正比。对此种病变,常采用补中益气、兼以升提的方法治疗,常用补中益气汤。
(三)主统血
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脾主统血是指脾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在脉内循行而不逸出脉外。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是脾气对血液的固摄作用。因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旺盛,就能保证体内气血充足,气能摄血,这样,生成之血就能在脉管内运行,不致逸出脉外。若脾气虚弱,统血功能失职,血液运行将失其常规而逸出脉外,以致出血,如便血、尿血、皮下出血等。中医学习惯上将这种因脾虚而引起的出血病证称为“脾不统血”。这种出血的特点是:出血时间较长,血的颜色浅淡,出血多在身体下部等。对此,临床常采用补脾益气、引血归经的方法治疗。
脾开窍于口,是指人的饮食、口味等与脾的生理功能有关。若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反之,若脾有病变,则容易出现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如食欲不振、口淡乏味等。若湿困脾气,则可出现口甜、口粘的感觉。脾主肌肉,又为气血化生之源,口唇亦由肌肉所组成。因此,口唇的色泽不但是全身气血盛衰的反映,又与脾运化功能是否正常有密切的关系。脾失健运,气血旺盛,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若脾虚不运,气血不足,则唇淡白不泽,或者萎黄。
脾与胃的关系
脾脏本身的疾病较少见,比如脾肿瘤,脾大,脾破裂。但是人体其它系统的疾病可以继发脾脏改变,会出现脾大现象。比如常见的有肝硬化、肝癌、特发性门脉高压症会出现脾大,还有一些血液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何杰金氏病、白血病等也会出现脾大。
这里我们主要讲一讲脾胃的关系,因为脾胃疾病往往有很大的关联。
脾与胃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为水谷纳运相得,气机升降相因,阴阳燥湿相济等方面。既存在着协同作用,又具有依存关系。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又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熟腐。胃的“纳”是为脾的“运”作准备,而脾的“运”适应胃继续“纳”的需要。脾与胃密切配合,纳运相得,才能完成纳食、消化、吸收与转输等一系列生理功能。
脾气宜升,胃气宜降,是脾胃之气运动的基本特点。而升与降是相反相成的,没有胃降,就没有脾升。而脾不能升,则胃就不能继续降。因此,脾胃之气一升一降,升降相因,从而保证了“运”、“纳”功能的正常进行。故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脾为脏,属阴,喜燥而恶湿;胃为腑,属阳,喜润而恶燥。燥湿之性相反,喜恶有所不同,这反映了脾胃在喜恶燥湿方面的特性。脾胃燥湿之性虽然不同,但其间又是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的,脾之燥有胃之润制约之,才不致过燥;胃之润有脾之燥制约之,才不致过湿。
脾胃失调,就会导致许多疾病的产生。
我有故事我要说
真奥青,让我成为快乐“吃货”
人这一辈子,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去度过美好的生活,干想干的事,吃想吃的美食,去遍想去的地方,特别是在晚年的时候,时间都空下来,正是该歇下来好好享受的年纪。但想要实现这么美好的生活,前提是必须要有个健康的身体。
我是王桂芝,今年74岁,曾经从事财务出纳的工作,到现在退休已经有十几年了。
曾经,我的脾胃一直很不好,经常性地腹胀、胃痛,这些毛病也导致了我长期食欲不振。我非常爱吃韭菜馅的饺子和包子等食物,可是每次我一吃这些,我的胃就开始有火烧火燎的感觉,更是经常冒酸水,这时候我必须服用雷贝拉唑才能抑制住……这些一直困扰着我,不能吃爱吃的东西真的特别难受。后来因为脾胃的毛病,我的身体愈渐消瘦,精神也受到严重影响,觉得到老年生活真没啥意思,过去条件不好,吃不起爱吃的东西;现在条件好了,却因为身体的原因,每每不能如愿以偿。
在年12月,我从亲朋好友那儿听说了真奥青这个产品很好,于是主动开始去了解它,去听讲座,并通过上网查询等途径了解真奥青,原来真奥青不仅气血双调,五脏同养,而且对脾胃还有特别的调理作用。我打算试上一试。
吃了半个月左右,改变慢慢在我的身上发生,我的胃疼减轻了很多,也不冒酸水了,吃得也比以前多了,而且我的睡眠质量也提高了。到现在,我服用真奥青已经一年多了,身体真的健康了许多,也能随心所欲地吃我爱吃的食物。
感谢真奥青让我能有个幸福的晚年,现在我要吃遍天下,做个快乐的“吃货”!
讲述人:王桂芝
关爱自己的脾脏,关爱自己的身体,让疾病远离你,让健康常伴你!五行养生系列,和大家说再见!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