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一般不明显,医院就诊时,通常都是中晚期,大部分患者都失去了外科切除的机会。这个时候,介入治疗成为了控制肝癌的最常用手段。
年11月18日,温医大附一院介入科夏景林教授门诊来了一位非常瘦弱的患者,他从宁波而来,55岁的患者毛先生半年前发现右肝巨大肿瘤,先后在杭州、医院诊治,医生告知患者因为肿瘤太大,无法手术切除,也无法介入治疗,于是给“仑伐替尼+PD-1(K药:帕博利珠单抗)”治疗5个疗程,患者复查显示肝内肿瘤逐渐增大。后再次赴上海诊治,改成现在流行的“A+T”方案(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2个疗程,肿瘤还是进一步增大,后经多方打听,慕名找到了温医大附一院夏景林教授诊治。夏教授在了解病情,仔细查体发现患者虽然瘦弱,肚子却像怀孕5、6个月的孕妇肚子一样膨隆,结合阅片发现患者肿瘤非常巨大几乎满肝都是肿瘤,最大者达21×19cm。但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肝功能基本正常,夏教授认为可以行介入治疗来控制肿瘤发展。
患者在完善一系列检查后,夏教授团队于年11月24日对其行首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术中治疗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
以后患者再进行了4次介入治疗,患者胃口改善,精神好转,腹部恢复正常,年3月25日肿瘤复查显示右肝肿瘤缩小,碘油沉积,肿瘤已经大部分灭活,正常左肝明显增大。
夏教授点评
在临床实践中,我常常遇到许多晚期肝癌患者,医院或数位专家判定不适合做介入。这些患者难道真的就没有一点办法了吗?自年起,我尝试减少介入时化疗药物的剂量、合理确定介入间隔时间等方法来治疗传统上认为介入禁忌的晚期肝癌,至今已超过例,总体上安全有效。此例患者晚期肝癌,肿瘤巨大、弥漫,肿瘤体积超过肝脏70%,按目前的诊疗常规并不适合行介入治疗,但经过仔细术前诊断与分析,术中减少化疗药的应用,超选择肿瘤血管栓塞之后,该患者成功实施介入治疗后肿瘤得到很好的控制。
专家介绍
夏景林
温州医院党委书记
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省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
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成员
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浙江省胰腺肝脏危重性疾病诊治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专业特长
擅长各种疑难、复杂肝肿瘤的诊断及各种高风险肝癌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
周三上午(温医大附一院)
介入科简介
温州医院介入科是浙江省最早开展的介入治疗专科,经过20多年的建设,介入科已发展为温州地区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介入治疗专科。目前拥有大型DSA机器4台,病区床位47张,医生1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博士生导师1人。科内医师担任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抗癌协会专委会会员,浙江省介入学会委员等职位。年科室获得了“中国介入医师分会肝癌MDT联盟单位”、“医院学会出血专业委员会中国出血中心联盟单位”称号。
介入科开展各种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肿瘤化疗栓塞术、肿瘤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靶向刀消融等;肿瘤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植入术、胆道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门静脉支架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门静脉栓塞术(PVE)、肿瘤靶向及免疫治疗;尤其在疑难、复杂及危重症肝肿瘤的介入处于全国领先;急诊介入,包括多种出血性疾病(大咯血、肾出血、子宫出血、术后出血、外伤出血等)动脉血管栓塞术,急性胰腺炎等急诊介入术;肺结节术前定位术、各部位病灶穿刺活检术、脓腔、囊肿经皮穿刺引流术、脾功能亢进部分脾脏栓塞术、肝硬化门脉高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分流术(TIPS)等各种介入诊断治疗新技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