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近日亮点新闻

No.1

神经内科(一)成功开展颅内动脉支架取栓术

年11月27日,按照卒中中心救治流程,我院神经内科(一)在急诊科、医学影像科、麻醉科、介入医学科等全院各相关科室全力配合下,成功施行了一例颅内动脉支架取栓术治疗颅内大血管急性闭塞。

患者肖某,男,70岁,主因发现左侧肢体无力11小时,意识不清4小时于-11-:06入院。神经内科(一)快速查体发现患者中度昏迷,鼾声呼吸,言语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力不能查,肌张力、腱反射正常,双侧巴彬斯基征、夏道克征(+),双侧肢体针刺觉不能查,脑膜刺激征(-)。

颅脑DW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脑干多发较新梗死。诊断:1.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系统)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考虑与急性梗死灶多,且累及脑干有关,预后极差。结合患者病情、相关检查、手术获益及风险等,张春阳主任及相关医护人员决定为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取栓术,并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家属表示认同。术中见患者右侧大脑后动脉闭塞,应用支架顺利取出血栓,最大限度降低脑神经损伤,取栓后造影见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恢复通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安返ICU病房。-11-:00左右患者神志清楚。

▲↑术前、术后对比↑

脑梗死发病后应医院进行诊治。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或者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支架取栓是目前国际上治疗效果比较好的手段,故在发病后送入具备溶栓、医院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医院经过积极筹备今年已获批“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在医院及科室领导大力支持下,神经内科(一)实施的手术数量及质量在稳步提高,现已能独立、自主、安全、稳定地开展动脉取栓、动脉内接触性溶栓,以及常规的静脉溶栓,医院多项技术空白,力求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用于造福我院就医患者及其家庭。

No.2

我院开展“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患者老年男性,68岁,因“吞咽困难8小时”于年11月14日就诊于我院胃肠外科,入院时患者无法正常吞咽进食,且躁动不安,脚手乱动,双手会乱抓,经常会拔掉身体上胃管等各种管道,极度不配合。既往脑梗死、高血压病史2年,脑出血病史1月。我院胃肠外科郭德智主任及其主治医师考虑到患者年龄大、身体素质差等因素,决定联系消化内科周平主任为患者行“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

经过充分准备,11月26日,消化内科周平主任带领科室团队,在麻醉科协助下,仅仅历时20多分钟便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4小时,患者即可通过造瘘管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状况得以改善,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十分满意。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适应症:

1、不同神经疾病引起长期吞咽机能丧失,不能通过口或鼻进食营养,各种肌病引起吞咽困难,神经性厌食症,根本不能进食;

2、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营养支持,但不能耐受手术瘘管;

3、口腔、面部、咽喉手术,需要长期营养支持;

4、外伤或肿瘤导致进食困难;

5、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或各种良恶性肿瘤引起的食管梗阻。

与传统的外科胃造口术相比,内窥镜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捷(15-30分钟)和安全、不需要特殊麻醉、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易于护理、患者易于接受、痛苦小。从营养供给的角度来看,内镜下胃造瘘术与全静脉营养供给相比,具有易于人体正常消化道吸收、营养成本低、易于广泛应用的优点。

此次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为重症患者的有效救治增添了新举措。另我院胃肠外科也早已常规开展食道梗阻病人的微创胃造瘘,医院也将时刻以患者为中心,多科协作,强强联手,努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不断使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化、先进化,以更好的服务为广大病患健康保驾护航。

No.3

神经外一科内镜下治疗脑出血

12月8日,我院神经外一科为一位危重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神经内镜下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

患者陈某,男性,46岁,因“被人发现意识障碍2小时”入院,经急诊头颅CT检查显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形成。病情非常凶险,昏迷程度深,需紧急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发病时间短,病情急,危重性高等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综合集急病症治疗、预后状况、后续康复和家庭,社会负担等多角度评估,我院神经外一科杨主任及其团队决定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向患者家属充分告知病情并得到家属同意。

手术由麻醉科主任陈晨等3人进行围术期保障,神经外一科杨主任以其助手实施手术,通过约3cm的微笑骨窗,避开重要脑组织功能区,在内镜下彻底清除血凝块共约45ml。手术历时2个多小时顺利完成,术后血肿基本清除,现病人持续康复中。

术前

1

术后

2

▲↑头颅CT对比↑

据杨主任介绍,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神经内镜手术方式具有以下优点:

1.在直视下清除血肿,减少血肿周边的脑组织损伤

2.可以提供良好的照明和宽阔的视野,清除脑内血肿更彻底

3.可以发现活动性出血,并在直视下进行止血,减少术后再出血的发生

4.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相对少,可较好的保护神经传导束、后期康复快

微创神经外科的理念是以较小的创伤性操作,早期安全治疗颅脑疾病,更好地保护正常神经组织和功能,减少常规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病人的康复。对于医生来讲,不仅要努力帮助患者治疗疾病、切除病灶,更要考虑患者治疗之后能否回归社会,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保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我院神经外一科也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不断精进技术,提升诊疗质量,以更好地造福唐山百姓。

No.4

我院医学影像科成功开展门静脉成像技术

一、门静脉成像适应症:

1、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介入术前、术后评估门脉高压及侧枝循环、交通动脉情况;

2、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疾病;

3、肿瘤性病变治疗前评估。

二、门静脉成像扫描前准备

1、避免一周内施行钡剂检查;

2、禁食4~6小时;

3、检查前15分钟口服温水~ml,上检查床前再口服对比剂ml。

三、门静脉成像(CTPV)在消化内科EVB介入(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中的意义:

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最凶险合并症,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出血急,出血量大,病死率高,提前评估并介入干预非常必要!

1、门静脉成像清晰显示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食管下端粘膜下增粗迂曲的静脉血管,为消化内科医生内镜下介入曲张静脉套扎术提供病情评估;

2、门静脉成像清晰显示胃底孤立或胃底—食管下端迂曲静脉团,显示门脉高压侧枝循环血管通道,脾-肾分流等静脉血管,为消化内科医生介入胃底静脉硬化术治疗提供病情评估与术式选择。

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赵鹤亮表示:“门静脉成像技术,让简单的工作精细化,能够为消化内科,普外科,介入医学科解决实际问题!”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医院医学影像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竭诚为您悉心检查,为您提供一流的影像资料,与临床医师密切配合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bjs/134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