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及院士专家呼吁门脉高压ld

近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特别策划的年“两会健康策”门脉高压专场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院士专家、企业家齐聚人民日报社,为我国门脉高压全程管理进言献策。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主任王福生:全国有70-80%乙肝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目前,我国有约万乙肝患者,其中70~80%的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不及时治疗的后果,就是“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三步曲发展。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的《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我国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导致的高达总数的60-80%。面对人数众多的肝病“后备军”,王院士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肝病防治知识,要做到应检尽检,应治尽治,防止肝硬化的产生。二是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手段,而且是终生免疫。三是对医务人员要进行规范的培训,尤其是偏远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医院党委书记、邢台市门静脉高压联盟名誉理事长陈树波:门脉高压“重治疗、轻预防”局面亟待扭转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门脉高压防治在我国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问题。病要先防后治,如果一味把精力投在治疗上,当属本末倒置了。医院牵头成立了邢台市的门静脉高压联盟,是我们国家成立的第一个地市级的门脉高压联盟。在没成立联盟以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预防的,甚至公共卫生体系里边的疾控预防体系,都有很多人在做这项工作,但是力量很分散,工作也经常出一个防和治分离的状态,经过联盟成立以后,我们就把防和治的队伍结合起来。我希望通过联盟把门静脉高压的关口前移,从过去“重治疗、轻预防”的这样一个现状,改变成防治结合,预防为主这样一个工作。全国人大代表、医院医院院长庹必光:在基层诊断门静脉高压并非易事很多人对高血压十分熟悉,却不了解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指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它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多样。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都由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也是肝硬化病情进展或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高血压的筛查,我们在家里或者社区量一下血压就可以做到,但是门静脉高压,特别是在代偿期,没那么容易,家里做不了、社区做不了,医院也做不了,医院做一个专门的有创检查才可以诊断出来。随着越来越多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门静脉高压的更多无创检医院普及推广,为早筛早诊带来更多便利。对于门静脉高压,首先应该针对引起肝硬化的病因进行积极预防,对一些患者患门静脉高压的风险进行评估。对于已经患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个性化治疗。从门静脉高压的整个防治体系来讲,未来门静脉高压的防治要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前我们更注重治疗,未来我们要建立一个从早期诊断、风险评估、个性化治疗的门静脉高压全病程规范化体系,为病人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医科大学病毒性肝炎研究所所长任红:门静脉高压流行病学数据有待完善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引起的症候群,其最常见病因为肝硬化。作为肝病大国,门静脉高压正影响着我国万肝硬化患者的临床预后。与此同时,我国慢性肝病患者人数超过4亿,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代谢性相关脂肪性肝病等慢性肝病均可能进展为肝硬化。因此,我国未来门静脉高压防治形势严峻。然而,目前我国乃至亚太地区仍然缺乏门静脉高压及相关并发症的权威流行病学数据、缺少前瞻性多中心的高质量研究。所以还需要我们广大医护人员做大量研究工作,制定门静脉高压诊疗规范,并推进医院的落地应用;指导我们临床医生,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医生。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委保健办副主任高明宇:政府应积极推动门静脉高压分级诊疗以前大家都认为高血压在城市较为高发,后来做流调发现农村的高血压病人更多,且知晓率和治疗率很低。对于门静脉高压来说,未来应在政府统筹下推动分级诊疗,推动医防结合、预防为主,做好疾病的宣传教育,帮助患者了解门静脉高压,做好一级预防。推进门静脉高压的分级诊疗工作,政府部门应给予更多政策支持。首先,引导门静脉高压专科联盟,拓宽和延展服务功能,建设成为学科协作化发展交流平台、医疗资源高效化综合利用平台、医疗质量同质化发展平台,以及疾病全程科技化管理协作平台,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其次,努力实现联盟内专家共享、临床共享、科研共享和教学共享,促进联盟内成员单位技能水平的同步提升,为专科诊疗技术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保障。三是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互联网加专科联盟的智慧分级诊疗模式,通过远程医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式,支持新技术、新疗法的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在降低患者医疗成本的同时提供最优的治疗效果。西医院院长、西藏自治区门静脉高压联盟名誉理事长平措扎西: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成为推动解决西藏医疗卫生良方西藏是乙肝发病大省,随着西藏地区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酒后的炎性肝硬化和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发病率不完全的统计,有些地区乙肝发病率达到12%以上。所以对于肝病防治工作来说,仍是任重道远。我见过一个疾控的医务人员,就为了给乡里一个孩子打一针乙肝疫苗,早晨出发中午才能到牧民居住点,结束返回后得用整整一天时间。作为西藏自治区唯一医院,又是西藏自治区的传染病诊疗技术中心。我认为,要把我们现有的技术资源向下倾斜,为基层的医疗群众医疗机构提供更多的技术创新支持和指导。此外,要发挥“互联网+医疗”优势,以其高效快捷、互联互通、不受空间限制等优势,成为推动解决西藏医疗卫生服务半径大、城乡医疗资源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能力薄弱等问题的良方。香港维健医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CEO王威:门静脉高压防治离不开企业创新无论是门静脉高压的三级预防也好,还是新技术、新治疗手段也好,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持续创新。从全球来看,药品、器械、技术的持续创新,不单单是国家战略,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从全球范围内筛选新药都已采用了AI技术,更快地早期发现有效的化合物。目前,我们引进了三款药物为门静脉高压患者提供治疗,能够在三级预防中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作用。去年,我们从瑞士一家制药企业引进了一款药,叫特利加压素,专门治疗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今年3月1日,我们又引进了一款德国的治疗肝性脑病、血氨升高的药,叫做门冬氨酸鸟氨酸。这些产品都可以为门静脉高压引起的症状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我们在美国、日本、欧洲也都设有子公司。未来,我们希望将更多智能化的无创检测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引进到国内,促进门静脉高压的早期筛查,并为门静脉高压的全球化学术交流贡献一份力量。声科E超中国区CEO勒斌:超声定量新技术解决肝病早期、无创检测难题超声医学的发展是最近这三四十年以来,在医学影像方面也是发展最快的一个学科。但遗憾的是,此前由于技术限制,超声检查更多偏重的是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而对于弥漫性病变的精准评估,超声的贡献并不是特别大。肝脏被称作“沉默的器官”,从肝炎演变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过程中,它其实是没有明确影像信号改变可以作为病程依据,超声诊断的应用也因此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这一情况在年左右随技术进步而发生改变;研究发现,虽然肝硬化早期症状和影像信号变化都不明显,但还是会有“蛛丝马迹”,这就是肝脏和脾脏本身的硬度会发生变化。作为技术型超声影像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硬医院提供有效的检测手段。年,声科研发的超声E成像技术开始全球范围临床验证阶段,年开始服务于中国患者,年中华医学会出版《超声E成像临床应用指南》,这成为无创、准确评估慢性肝病严重程度的里程碑之一。E超至今已发展为全面化技术群,在全国80%医院投入使用,全国范围“E超室”医院超过家。由于相关定量技术都是基于超声可视化图像为基础,因此有可能帮助临床医生更高效、快速地完成日常诊疗流程。未来,我们将依靠技术升级、品牌国产化等步骤,逐步为门静脉高压等各类疾病早诊早筛提供精准、易普及的医疗设备技术支持。中国门静脉高压联盟(CHESS)负责人、医院院长助理祁小龙:推进门脉高压全程管理体系建设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门静脉高压防治在我国显然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问题。所以科普门静脉高压是CHESS非常重要的工作,希望加大宣传,让我国慢性肝病患者了解并重视门静脉高压的特点及危害。门静脉高压的诊疗跟很多临床和医技科室有交叉,所以目前还没有设置专门的门静脉高压科室、或门静脉高压中心。但是,门静脉高压迫切需要一个多学科的、以疾病为中心的诊疗规范,这需要政府部门、特别是国家卫健委的大力支持。在我国,门静脉高压防治应强调对疾病的早筛早诊、三级预防、急诊救治等链条式管理。多年来,CHESS致力于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门静脉高压全病程管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bjs/132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