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医原创恶性胸腹水来袭,热灌注化疗挡

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

陈壮忠

医学指导: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癌症姑息治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

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林丽珠教授

来自佛山的牛阿姨,年6月因“发现右乳肿物”医院诊断为乳腺肿瘤,经过手术、化疗等一系列治疗,肿瘤控制得非常好,多次复查未见复发征象。到年,5年“危险期”一过,牛阿姨如遇大释,彻底放松了自己,生活重新“精彩起来”,医院复诊。

但想不到的是,年8月以来她总是觉得气喘,刚开始是在活动后偶尔发作,休息一下就好了,牛阿姨以为是打麻将熬夜所导致,也没有加以注意,谁知道症状越来越严重,等到11月份,牛阿姨不幸受凉感冒后症状明显加重。这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这一查不打紧,“右侧大量胸腔积液,考虑乳腺肿瘤肺及胸膜转移”,医生建议行化疗+中医药联合治疗,至于控制胸腔积液,“首先可以考虑行胸腔穿刺引流,并行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效果可能比较理想……”。一听“胸腔穿刺”字,患者和家属很犹豫,“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是什么啊?能够治疗胸腔积液么?会不会很辛苦啊?”经医生讲解,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

什么是热灌注治疗?

说到热灌注,就要先了解一下热疗。所谓热疗,是指用加热来治疗肿瘤的一类治疗方法。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对温度的耐受能力也不同,就好像有人怕热,有人不怕热一样。同人体正常组织细胞相比,肿瘤细胞对温度的敏感性高,更怕热,因此只要将肿瘤组织加热到超过它的耐热程度,就能遏制肿瘤细胞的增生,使其慢慢凋亡。正常组织细胞在高温条件下能耐受47℃持续1h,而恶性肿瘤细胞仅能耐受43℃持续1h,43℃持续1h被称为恶性肿瘤细胞不可逆损害的临界温度。

这是因为正常组织在温度升高时可通过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速度来降温。肿瘤组织的血管管壁平滑肌和外膜不完整,壁薄易损,血管长而扭曲,动静脉吻合丰富,管壁缺乏肾上腺素能受体,正常温度时肿瘤组织中的血管处于开放状态,遇热不能接受肾上腺素的调节,不能进一步扩张以增加血流来降温保护细胞。温度的升高(物理学称之为热效应)使肿瘤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变性,使得维持细胞内自稳状态的某些多分子复合物如受体、转导或转录酶等功能失调,并可干扰蛋白质的合成,42.5~45℃可抑制蛋白质、DNA和RNA合成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此外,肿瘤组织内血管分布不均,血流缓慢,热效应致使组织内营养分布不均,低pH值,缺氧,营养不良的细胞对温热更为敏感;肿瘤坏死因子(TNF)也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组织内的血管,使之发生血栓和缺血性坏死。另外,温热还能激活溶酶体,破坏胞浆和胞核,干扰肿瘤组织内糖的无氧酵解,造成氧分压和pH值下降,导致瘤内酸性环境,提高了肿瘤细胞对温热的敏感性。

总之,热灌注治疗就是利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存在的耐热性差异(物理差别),选择42~43℃的温热可以达到杀伤肿瘤细胞又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

02

热灌注配合化学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热灌注化学治疗正是建立在热疗基础上,融合化疗技术的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方式。热灌注化疗使热疗与化疗灌注药物产生有机的互补作用,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能够更有效地杀伤恶性肿瘤细胞,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同时又减轻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副作用,因而被国际医学界称之为“绿色疗法”。这是因为:

1

热动力学效应能增加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的敏感性。

2

动力学效应加快化疗药与肿瘤靶细胞相结合。

3

热动力学效应增加某些抗肿瘤药与肿瘤细胞DNA交联,从而肿瘤细胞DNA断裂、固定、消亡。

4

热疗可增加肿瘤细胞的通透性,使化疗药能有效渗入肿瘤细胞内。

基础实验和临床应用均已表明加热可增强多种化疗药的抗肿瘤作用,与热疗有协同效应的抗肿瘤药物包括顺铂、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博来霉素、阿霉素、卡铂、依立替康、异磷酰胺、长春碱等常见的抗肿瘤药物。具体药物的选择除了根据患者病情和病种来选择的之外,还要考虑药物对腹腔肿瘤的穿透力较强,药物与热疗有协同作用,腹膜刺激性较小。

中药配合热灌注治疗,多种途径杀灭、控制肿瘤细胞,临床上也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且辅助用小,病人耐受性较高,目前正在全方面研究及破析其中的机理。

03

热灌注化疗安全、副作用小!

很多患者都知道,化疗的副作用大,热灌注化疗虽然是新技术,但终究还是要用到化疗药物,那么副作用是不是也跟化疗一样大呢?

“热灌注可以提高化疗药物药效的发挥,我们可以用更少量的药物直接作用在体腔来达到等同的治疗效果,因此同常规化疗相比,热灌注的副作用要小的多。”

另外,对于体内出现积液的肿瘤患者而言,手术抽水有时抽不干净,遗留的积液很可能会导致体腔内出现粘连、包裹甚至是肠梗阻,而热灌注能避免这些后遗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治疗病灶,从根源上有效地遏制积液再生。

当然,热灌注也不是绝对无副作用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主要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改变、肝、肾功能损害、吻合口炎症、化学性胸腹膜炎、胸腹腔感染、切口裂开等,多为一过性的,发生率较低,主要与患者的病情和操作者的熟练程度、药物的选择有关,随着方法的改进和技术的不断改善,有些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防止的。

04

哪些患者适合做热灌注?

微小病灶残留,恶性肿瘤突破外膜发生种植播散是复发转移、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出现胸膜、腹膜转移常常导致癌性腹膜炎、癌性胸膜炎、恶性胸腹水的产生,是晚期肿瘤的表现之一,病人常常有胸闷气促、腹胀等症状,病人常常很辛苦,生活质量低下。热灌注化疗能够很好地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延长了生存期。因此热灌注化疗常常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可分为术中热灌注、围手术期胸腹腔热灌注、手术后人工胸腹水热灌注、晚期胸腹水姑息性热灌注等。

热灌注使热疗与化疗优势互补,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还能提高化疗的疗效,提高机体免疫力,遏制肿瘤细胞增生、转移,消除引发肿瘤性积液的病灶,达到有效治疗肿瘤性积液的目的,主要适用于胃肿瘤、、食道肿瘤、肠肿瘤、胰腺肿瘤、卵巢肿瘤、子宫肿瘤的术中及术后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化脓性腹膜炎的治疗,以及肿瘤细胞扩散转移的预防和治疗,对于消除部分肿瘤晚期的疼痛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胸腹腔热灌注化疗时药物在胸腹腔局部组织的浓度远高于血浆浓度,能有效杀伤胸腹腔内微小病灶、残存病灶、转移灶,又不会产生较大全身毒性。由于腹膜腔的吸收,门脉系统的药物浓度也比周围血高达10倍,这对治疗一般药物效果较差的肝、胰腺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用于原发性、转移性肝肿瘤、胰腺肿瘤,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预防消化道肿瘤的肝转移。

05

热灌注化疗如何操作?

一般讲的热灌注化疗是指闭合循环热灌注化疗,就是手术结束前预置导管,或在不开胸、腹的情况下,分别留置2个大约2x2cm穿刺口,分别置入一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体外大功率循环热灌注机,对水温进行调节。将癌性胸腹水引流后注入热生理盐水(45~48℃),然后在体外进行再加温,使进水温度在45℃左右,出水温度在41℃以上。如果胸腹水量较少,或手术后病人本身没有胸腹水时,则需要人工制造胸腹水,使得热灌注得以循环。此法相对较理想,体腔内温度达到40~43℃,维持60~90min,此温度下能够较好地杀灭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组织器官作用不大。此方法要求水温均匀,创伤越小越好,因此对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和设备要求高,因此需要在有医院进行。

体腔热灌注化疗综合利用局部化疗、热疗和大容量化疗液对胸腹腔的机械灌洗作用,其具有药代动力学及流体动力学优势,能有效清除游离癌细胞及微小癌灶,防治术后腹腔复发和肝转移,控制癌性胸腹水,改善病人的症状,提高生存率、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操作方便实用、毒副作用小、并发症少、可重复应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是目前胸腹腔恶性肿瘤较为合理的外科辅助治疗手段,也可能将成为治疗恶性胸腹水一项不可或缺的方法。

听了医生的解释,牛阿姨接受了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过程很顺利,牛阿姨没有感觉到明显不适,坚持完成了治疗。术后再配合4个疗程化疗+中医药的联合治疗,最近复查提示肿瘤明显缩小,胸水也一直处于可控制的范围内,牛阿姨也听从医生的建议,正常作息,生活如常人……当然肿瘤的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医生仍建议牛阿姨继续服用中药治疗,并坚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可能的病灶。

作者简介

陈壮忠医师

陈壮忠,男,医学硕士,广州中医院肿瘤中心主治医师,师从林丽珠教授。兼任广东省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致力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恶性肿瘤工作,担任肿瘤的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出版《肿瘤中西医治疗学》等专著,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余项,目前已经在《中医研究》、《光明中医》等专业杂志发表各类论文10来篇,在《家庭医生》、《羊城晚报》、《中国中医药报》、《南方都市报》的报纸杂志发表科普作品近来篇。

特此由衷感谢陈壮忠医生的投稿,潮医会微刊因您的参与而绽现精彩。

潮医健康促进中心—潮医会(注册地:深圳市)是具有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成员专业学科齐全,几乎涵盖各医学领域专科,分布在全国主要城市,医院、社康中心等各级单位,形成一个具有多学科交叉、多层次结合的医学人才群体,目前成员多人,是国内多个潮籍社团的健康顾问。

潮医会秘书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bjs/12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