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首例儿童门脉性出血的内镜下止血

反复呕血,长达3年,对于成年人而言尚且难以忍受,莫说是个才7岁的孩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这样一个很多人都感觉陌生的病症,偏偏发生在了白玛德吉小朋友的身上。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简言之就是静脉隆起,如果进食粗硬的食物,极易划破血管,且隆起的静脉极易受到胃酸腐蚀而破裂,这也就是导致白玛德吉小朋友反复呕血长达3年的病因,且这种状况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

所幸,医院多学科联动下,在无痛消化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术+栓塞术(或称门脉性出血的内镜下止血术)成功实施,在填补了我区儿童内镜下治疗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止血术空白的同时,给白玛德吉小朋友带来了新生。

医院大夫来到病房查看白玛德吉小朋友的恢复情况

孩子转危为安家长放下担忧

9月2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医院儿科病房,午后的阳光已经不再灼热,透过窗照射进来使得整个病房暖意洋洋。躺在病床上的白玛德吉小朋友正在爸爸的陪伴下,开心地玩着布娃娃,尽管这开心的一幕来得有些迟,但对于这个家庭而言,却是莫大的幸福。

跟记者聊起给孩子治病前前后后的事儿时,孩子的爸爸索朗旺堆仍心有余悸,“孩子之前总是呕血,医院问医无果后,我医院,手术后见到好转的状况。”

对于白玛德吉的状况,家人们原本放下了担忧,只是,孩子9月14号再次出现呕血症状,让家人们再次心急如焚。“今年9月14号的时候,突然变得更加严重了!一早上的时间吐血4次,血量在毫升左右!”索朗旺堆回忆道。“送到拉萨医院试试吧,听说那里有首都北京的专家!”在亲戚的提醒下,索朗旺堆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拉萨。

多学科联动挽救患儿生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其病情凶险,具有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反复出血,不易止血等特点,是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死亡率极高。”跟记者谈起这个病症时,有着26年医龄的拉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伊比然恨感慨地说,“我不敢做!”事实上,医院消化内科自年即开展了无痛胃镜下成人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术,目前该项技术已基本成熟,可是白玛德吉的情况风险极高!

与伊比然恨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北京市“组团式”援藏医疗队成员,医院的专家刘春涛,刘大夫从医11年,在北京做过许许多度这类的手术,但据他回忆,由他主刀的幼儿的无痛消化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术只有屈指可数的两三例,“白玛德吉的这个症状是先天性的,发病率极低,在全国范围内都很少见!”

“再难也得想办法,咱是大夫呀!”刘春涛的话简单朴实。自此,在医院医务处的协调下,一场由消化内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共同参与的多学科联动抢救启动。

手术成功实施填补西藏空白

鉴于患儿既往反复呕血经内科保守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后病情仍反复,经多学科会诊后,拉萨医院的大夫决定采取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术。“在我院麻醉科医师的协助下,以消化内科刘春涛主任为首的内镜中心团队成功实施了全区首例小儿无痛胃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栓塞术,医院相关的本地大夫也参与了手术,学到了很多知识。目前,患儿病情基本稳定。”伊比然恨告诉记者。

事实上,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硬化治疗及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注射治疗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措施,术后再发出血率极低。“组织胶是一种水样固化物,在胃镜直视下将组织胶注射到曲张的胃底静脉内,能有效地闭塞血管和控制曲张静脉出血,较传统硬化剂治疗迅速安全副作用小,是有效控制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理想方法。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大大降低死亡率。”采访中,刘春涛向记者介绍道,手术尽管只用了一个小时,却带给了白玛德吉新的生命。

近年来,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组团式”医院作为创“三甲”医院的大力帮扶下,医院在临床、教学查房、内镜下诊疗技术及科研能力建设方面均有了新的提高。随着全区第一例小儿的食管胃底重度静脉曲张合并出血的胃底组织胶注射+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成功实施,填补了全区该项技术的空白,给各种病因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合并出血的儿童患者带来了福音。

  “这几天可以给孩子吃些鸡蛋羹、牛奶,再有个十来天应该就可以出院了!”9月25日下午,刘春涛和伊比然恨再次来到病房,查看孩子的恢复状况,不时叮嘱着孩子的家人。夕阳西下,映照着索朗旺堆一家人的脸庞,拉萨市医疗水平的阔步提升,让他们有的是真金白银般的获得感!

图文:孙靖宇

编辑:丁冠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bjs/122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