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原因和处理方法

哺乳期乳腺炎原因和处理方法

发生乳腺炎的原因和奶水出不来有密切的关系。一开始,可能只是小小的乳腺管阻塞,引起局部肿痛的硬块,之后奶水流出不顺畅产生郁积,使得乳管与乳腺泡的压力增加,乳汁中的物质(例如细胞激素cytokines)被推进周边的组织中,引起周边组织的发炎反应,这时硬块的表面开始发红而且疼痛加剧,发烧和全身酸痛伴随而来,这阶段称为「非感染性乳腺炎」,也就是没有细菌感染的证据。母亲只要赶快增加与宝宝在一起的机会,让宝宝多吸奶,让奶水出来,并且补充水分与多休息,很痛的时候,给予局部冷敷,或者及时做乳腺疏通,症状通常在24小时内会改善,这个阶段其实并不需要抗生素的治疗。

如果经过积极排出乳汁的处理,24小时后症状仍然没有改善,母亲压力很大,免疫功能下降,加上乳头破皮有伤口,细菌就可能乘隙而入,引起「感染性乳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皮肤上常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宝宝口腔中的细菌。一个完整的疗程需要10~14天,如果自行停药或治疗不完全,可能会造成反复的感染或进展成乳房脓疡。

根据研究,人乳其实不是理想的细菌培养基。因为母乳中含有许多种类的免疫因子、白血球和益生菌,能够帮助乳房组织抵抗细菌的侵入。另一方面,当奶水都能顺利向外排出的正常情况下,就像排尿能将泌尿道中的坏菌冲出一般,具有保护机制。但是如果乳头受伤,让细菌跑进去,若再加上奶水淤积,就像憋尿引起泌尿道感染一样,坏菌出不去反而与乳汁中的免疫系统起激烈的发炎反应。

一般而言,光从临床症状是无法区分乳腺组织是否遭到细菌感染,但是只要把握避免奶水持续阻塞的原则,尽早排空乳汁疏通乳腺管,治疗效果都不错。只有在少数高烧不退,局部肿胀疼痛难忍才考虑使用药物消炎退烧,乳腺炎时奶水的味道有改变,有些宝宝会不愿意吸,加上乳房肿胀时可能吸不太出来,或是因为很痛,妈咪不敢亲喂。有个方法是让宝宝先吸不痛的那一侧,刺激喷乳反射,等到患侧的奶水开始滴出时,再换边哺喂,奶水比较容易出的来。

目前的研究指出,哺喂患侧的奶水,造成宝宝得到感染的机会很低。如果母亲不愿意亲喂也不需勉强,但是切记一定要将奶水挤出,一方面维持泌乳,另一方面避免奶水淤积导致炎症加重!一般在抗生素使用24小时后,让宝宝吃患侧的奶水是相当安全的。当然,必须谨慎观察宝宝全身情况。

帮助妈妈疏通乳腺:哺乳期按时疏通乳腺可以有效避免日后乳汁淤积,乳头损伤并预防乳腺炎。专业的催乳师可以帮你解决因乳汁淤积导致乳腺炎肿痛化脓的痛苦。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rhzl/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