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改革时间表制定到2020年构成新型户籍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遭到社会高度关注。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需要掌控哪些原则?有没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就这些热点问题,日前专访了公安部副部长黄明。 :如何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在哪里? 黄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党的10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一项重点改革,是推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大任务,是实现亿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梦”的一项重大举措。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与有关领域改革统筹配套、协同推动,触及的面之广、人员之多、力度之大,都将是史无前例的。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重点是要通过调解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主要任务是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难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明:改革开放以来,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在进行,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许多地方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解决,集中体现在3方面:1是户籍上附着的利益较多,需要逐步剥离。户籍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其实不复杂,核心的问题在于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政策与户籍挂钩,而且构成的时间久,触及的领域多,调和的难度大,需要配套改革、协力攻坚。2是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别较大,需要公道引导。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市和东部城市资源优势明显,吸引大量流动人口聚集。这些城市普遍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加重,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问题比较严重,承载压力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空间广阔、潜力很大,但产业支持和公共服务功能还需要一个发育的进程,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加强政策引导、产业引导和观念引导,加快产业布局调解,加快发展中小城市,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以就业带动促进人口集聚,引导人口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逐步实现人口的公道均衡散布。3是各类群体的诉求不同,需要统筹兼顾。户籍制度改革触及千家万户,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类群体高度期待且诉求多元,需要充分尊重并统筹兼顾好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分类分步有序推动,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保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确切是一块硬骨头。我们有信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牢牢依托各级党委政府,与各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攻坚克难,在实干中破解改革困难、实现改革目标。 :针对这些重点、难点问题,改革需要掌控哪些原则? 黄明:当前,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必须掌控一些重要原则:1要尊重意愿。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大众自主定居的意愿,大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什么时候进城,都要让大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城”、“被落户”。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2要分类实行。国家层面作出政策安排、明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确整体要求,由各地根据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并向全社会公布,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户条件,合理安排自己的未来,给大家稳定的预期和希望。3要有序推动。要立足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遵照城镇化发展规律,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不刮风、不冒进、不弄运动。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没有具体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黄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公道肯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范围”,这为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明确了路径和要求。 依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公安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12个部门组成工作班子,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构成了《关于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并由6个部门负责同志带队组成工作组,分赴东中西部部分省区市听取意见。目前,正在根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和各地意见对《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总的推敲是,全部户籍制度改革工作要遵照规律、顺手推舟、统筹配套、有序推动,确保取得好的效果。待报中央审批和部署后,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组织实行,由各地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和实施方案。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进程,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与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相一致。具体到户籍制度本身,到2020年,要基本构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常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情势,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怎样理解这一新的提法? 黄明医治白癜风的特效药:“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非常重要。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到达52.6,这是以常住人口为基数计算的,但依照户籍人口计算,城镇化率只有35.3。这说明有大量常常住在城镇的农业转移人口还不是城镇户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也说明许多地方落户门槛仍然较高,一些城镇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还不足。这次会议提出“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其目的就是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逐步缩小常住人口、户籍人口两个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真正实现市民化,融入城市社会,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部署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创新人口管理”。对此公安部有何推敲? 黄明:创新人口管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目前,需要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同步,抓紧建立和完善3项制度:1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为消除城乡壁垒、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创造有利条件。2是建立实行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好暂不具有落户条件或不愿落户城镇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建立完善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积分落户制度,为公平有序落户提供阶梯式政策通道;同时,为城市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公共政策等提供根据。3是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为跨地区人口活动服务和管理提供支持,努力做到人口活动到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