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辗转税延养老试点或再度流产
(王颖郑岚予)有关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如何落地的声音说了6年,保险监管当局和上海市政府都明确表示今年要落地试点,但第三季度已过仍未见如何落地的具体动作,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上海试点方案可能再度流产。 试点方案依然不被看好 "不太乐观。这个试点方案2011年底就已出台,近两年都未获国务院批复。今年9月初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尝试以房养老,提到鼓励保险资本参与养老产业,但只字未提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如果真要今年推行,如此重要国务院为何不在文件内提起?"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对中国表示。 今年1月24日召开的2013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泄漏,上海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初步肯定。 1月27日,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表露,上海将在2013年展开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等创新试点。 所谓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指允许投保人在个人所得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在政策上给予购买养老保险产品个人的税收优惠。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这1产品实际能起到个税"减负"作用。目前,这类产品在国外较为普遍。 徐晓华分析,依照上海的试点方案,税前列支700元作为保费,全国通用的个税起征点是3500元,加起来就是4200元,则一个人的工资最少应在4200元乃至4500元以上,才能从中受益,否则毫无意义。 "直至目前,包括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月均收入到达4500以上的人群依然有限,这个政策惠及的面太过狭窄,并且我国目前收入差距的状态就很严峻,国务院应当不会为了一小部分人群、或说为了富人去出台推行一个政策。"徐晓华说。 早在2011年底,已筹谋4年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上海试点就应验了圈内某些分析人士的预言默默搁浅,当时该分析人士就称该试点推出存有诸多困难,乃至表示,"在现阶段中国不可能实现。" 落后地区先行是成功关键 有知情人士对中国称,试点方案若在上海推行,不但没有全国推行的意义,乃至可能引发众怒。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对中国分析称:"个税标准是全国统一的,但个税的税源是地方税而非国税。对经济落后地区如青海,低收入人群较多,个税收入范围较小;对经济发达的上海,高收入人群较多,个税收入比重非常高。因此,若在青海试点,可能会成功,并有全国推行的意义;但若放在上海则没有意义,由于即便在上海试点成功,青海在五年到十年内依然很难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郝演苏指出,若在上海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方案,还有可能造成一个结果,就是会增大我国东西部地区人才散布的不合理。本来我国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就是省级统筹而非全国统筹,东部发达地区的基本养老标准就比西部高出许多,若再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推行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会造成与西部不发达地区养老儿童白癜风金更差异的差距。如此一来,人才将扎堆有能力展开个税递延养老保险的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人才匮乏的状态将更加重。 "我国政府推敲一些政策或方案常常容易局限在概念领域,有些偏颇,觉得某些概念或事物,在中国有了就行了,而没考虑到这概念和事物在中国推行的实际意义。"业内某分析人士对中国指出,"就犹如中国第一家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在农业经济占比较少的上海一样没有意义。试点选在上海北京,只是由于它们经济发达,操作更方便容易,但却没考虑到对全国更大范围地区的推行意义,这样只会造成发达地区越发有政策眷顾,落后地区越发被拉大差距,对社会和谐十分不利。" 如此而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否是在中国没法推行呢?对此郝演苏对中国表示,中国现阶段其实具有了推行该政策的条件,只是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富裕地区和落后地区劳动者的差异,差异缩小,问题解决,一切就瓜熟蒂落。 而对缩小差异的办法,郝演苏提出,选择落后地区进行试点方案,或作为一项制度全国统一标准推行。 此前由于税延养老险试点推行被舆论炒得风生水起,国寿、平安、泰康、太平洋等多家保险公司也白癜风最好医治方法被称参与上海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就各项准备工作的具体事宜和准备进度询问各保险公司,截至发稿各险企仅回复称确切参与保监会税延项目,对有关试点年末流产则闪烁其词不予回复。 对此,某资深保险人士称,虽然关于上海试点的方案做了很多,喊了几年口号却一直未见正式的实效推行,大家可能已不当回事了。 "既然是个政策性的试点方案,最好还是政府干预,出面设置具体事宜,不要让企业参与太多,毕竟企业的立场各自是不一样的。"前述某资深保险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