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门体侧支开放的超声解读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肝硬化门体侧支开放的超声解读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以肝炎后肝硬化最常见,肝细胞受损后发生变性、坏死,继而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及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导致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的破坏和重建。

正常情况下,门静脉和腔静脉系间有多处吻合,这些吻合支几乎处于关闭状态,当门静脉压力升高时,吻合支开放形成有血液流过的通道,有助于降低门脉压力,部分患者可避免门腔分流术(TIPss),然而有些部位的侧支开放导致静脉曲张或分流量太大会带来并发症,甚至可以是致命的,如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

主要侧枝循环静脉丛:食管静脉丛、脐周静脉网、直肠静脉丛、腹膜后静脉丛

我们按解剖学重要吻合部位逐个介绍如下:

划重点

01

食管静脉丛(或食管胃底静脉)

食管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与上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

具体途径如下: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食管胃底)静脉丛-奇静脉-上腔静脉

超声可以观察到扩张的胃左静脉、食管下段静脉丛、胃底静脉丛,声像图表现如下:

图1:所示为迂曲扩张的胃左静脉,血流方向为出肝血流

图2:CDFI显示搏动型静脉频谱(门静脉高压有关)

图3.剑突下纵切面显示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

图4:左肋间探查显示胃底静脉曲张

那么超声怎么探查胃左静脉、食管下段静脉、胃底静脉呢?不急,来看个视频吧!

视频1:胃左静脉及食道静脉探查

剑突下显示脾静脉、门静脉主干横断面后,将探头往患者左上方倾斜,可适当滑动,在左肝外叶后上方可显示胃左静脉,然后将探头旋转至纵切面,并往左侧倾斜,在食管纵切面上可观察食道静脉有无曲张

视频2:胃底静脉探查

左肋间显示脾脏长轴切面后,将探头往前倾斜,可显示胃底并观察胃底静脉有无曲张

分享病例1,男,49岁,慢性乙肝定期复查

剑突下纵切向左倾斜显示食道下段静脉曲张及频谱多普勒

上图左肋间探查显示胃底静脉曲张

胃镜下见食道胃底静脉明显曲张

MRI冠状面显示迂曲扩张的胃左静脉及食道下段静脉(箭头示),横断面显示胃壁内胃底静脉曲张(箭头示)

划重点

02

脐周静脉网

脐周静脉网形成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

具体途径如下:门静脉-附脐静脉(或重开放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

箭头朝下

通路1: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通路2: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头臂静脉-上腔静脉

通路3: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通路4: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先来了解脐静脉和附脐静脉吧:人类在出生后脐静脉闭锁形成肝圆韧带,是肝圆韧带的前生,所以在肝圆韧带内观察到出肝的静脉管腔时,我们称它为脐静脉重开放。附脐静脉起于脐周静脉网,形成小支向上汇入门脉左支或主干,是门脉系统的属支,它的走行与肝圆韧带一致,但是在肝圆韧带外面,所以当它能被我们观察到,血流方向是出肝时,被称为附脐静脉曲张。

白箭头是肝圆韧带内的脐静脉,黄箭头是肝圆韧带旁的附脐静脉

视频3:看个视频加深脐静脉和附脐静脉的区别吧

上图为曲张的脐周静脉网

高频探头下曲张的腹壁上静脉(位于腹壁肌层深方)和腹壁浅静脉(位于皮下),两者有交通口(箭头示)

再来看个胸廓内静脉曲张的病例吧:

慢性乙肝十余年,男性,45岁,定期复查,血液指标正常范围

图1为重开放的脐静脉

图2胸骨右侧缘探查显示扩张的右侧胸廓内静脉

图3为胸廓内静脉的血流频谱,血流速度增加

图4为扩张的腹壁上静脉和右侧胸廓内静脉的连接口(箭头示)

MRI冠状位示曲张的腹壁上静脉(白色箭头)和右侧胸廓内静脉(黄色箭头)

划重点

03

直肠静脉丛

1.直肠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系与下腔静脉系之间的吻合

2.具体途径如下: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这部分由于肠气干扰我们超声观察会有难度。但是如果肯花时间去仔细扫查,可能会有线索发现哦!请看下面的病例

这是一例弥漫性肝癌伴门脉瘤栓女性患者,门静脉主干血流变细,方向倒置,脾静脉血流方向倒置,近脾门处可见肠系膜下静脉扩张,方向倒置(箭头),向下往左侧结肠周围延伸,直肠周围静脉丛经直肠超声会更清楚哦

虽然不能完整显示门体侧枝全程,但是我们可以给临床提示患者存在门脉高压伴侧枝的形成,对患者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划重点

04

腹膜后静脉丛

1.腹膜后静脉丛形成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系的吻合

2.具体途径如下:门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胰十二指肠和升、降结肠小静脉(Retzius静脉)-腹膜后静脉丛----

箭头朝下

通路1:肋间后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通路2:肾囊静脉-肾静脉-下腔静脉

还有一种脾-肾静脉自发分流:是指脾周静脉、胰静脉、胃静脉、膈静脉与扩大增粗的左肾及肾上腺静脉相通并一同汇入下腔静脉,常与胃底、胃后及脾周静脉曲张同时存在。

脾-肾静脉自发分流的病例分享:肝硬化患者,血氨增高,胆红素增高,半年来反复发作住院治疗

门静脉血流倒置

脾静脉血流倒置

脾肾静脉吻合口

左肾静脉增粗

除了以上静脉丛,还可以有以下情况:

划重点

05

静脉导管重新开放可将肝门静脉左支与下腔静脉直接相连

划重点

06

空、回肠静脉与下腔静脉和它的腹膜小支间的吻合,将肝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相连

划重点

07

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

该类型虽然在解剖书上没提到,但是工作中会碰到的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的分流,即肝内门静脉-肝静脉瘘。虽然门静脉-肝静脉瘘部分为非肝病造成的,但是在肝硬化患者肝内出现的门静脉-肝静脉瘘确实承担了一部分分流,如果一位肝硬化患者既往检查是没有门静脉-肝静脉瘘,而后出现的就可提示门脉高压了。

小结

HappyHalloween

哎呀,这么多的侧支怎么记呀?别急,其实我们在工作中牢记几点,尽可能多看、多想,给临床提供更多信息,给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帮助。

①碰到肝硬化患者,除了观察门静脉、脾静脉是否通畅,还必须判断它的血流方向

②观察肝圆韧带里有无重开放的脐静脉,肝圆韧带旁有无曲张的附脐静脉

③剑突下纵切面时别忘了向左倾斜瞅一眼食管静脉丛有无曲张哦

④探查脾脏时顺手再往前倾斜摆动探头,观察胃底静脉有无曲张哦

⑤还要观察胰腺、脾门周围有无增多的血管

门体侧支形成可以一条也可多条同时存在,人体很微妙,血管网络四通八达,有些侧支的形成不一定按解剖书循规蹈矩地来形成,只要血液的流通方向是有助于降低门脉压力,又不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的,都是对肝硬化患者有帮助的!我们超人在平时工作中,把我们能做的尽量做到最好,给患者提供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jcff/13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