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长治二院普外二病区
成功实施一例
门脉高压症腹腔镜巨脾切除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这是我院在腹腔镜领域的
一个新的里程碑
患者张某患有乙型肝炎20余年,肝硬化10余年。体检发现巨脾、血小板减少5年余,于8月1日以“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诊断入住长治二院普外二病区。
经术前检查,患者肝硬化伴门脉高压,巨脾。不论是开腹手术还是最新流行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均有大出血的手术风险。况且患者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极低,凝血功能也差。为减少传统手术创伤,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出血量,郭红伟团队反复研究后,决定为患者实施技术难度更大的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手术图片,胆小者慎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腹腔镜下可见巨脾,肝脏萎缩,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结节,伴有腹水形成;脾脏与周围组织严重粘连,这无疑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术中郭红伟团队第一步进行了分离粘连、打开胃结肠韧带,显露胰尾、脾门,清晰可见脾周血管侧支循环形成,曲张的静脉团。仔细分离结扎脾动脉主干及曲张的侧支静脉,最后断脾门脾蒂。第二步,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主要的离断血管为冠状静脉。其位置深,且处于高压状态,一旦血管切断回缩,后果不堪设想。郭红伟团队在手术中小心地进行着每一步操作,凭借丰富的经验及娴熟的技术,最后成功将巨脾分割成块、取出。整个手术过程平稳。术中出血量在50ml左右,共用时2小时55分。术后第一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已升至正常。
二院医生
有话说
郭红伟主任介绍,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含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中心,还有血液过滤和清除异物功能。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减退,大量的血细胞在脾脏中停留,淤积的血液使脾脏增大,清除功能也随之增强,不仅清除衰老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把正常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也清除了,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三系”均减少的脾功能亢进表现。所以发现肝病要提早治疗,避免引起其他脏器损伤。
目前,长治二院普外二病区除开展常规的腹腔镜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无张力疝修补、消化道穿孔手术外,还成功完成了腹腔镜下经腋窝入路甲状腺肿物切除、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胃癌D2根治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等各种高难度的外科手术。
该手术的顺利完成
标志着长治二院
在外科技术应用方面
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如今
长治二院医疗技术蓬勃发展
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必将为广大患者提供
更多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供稿丨普外二科编辑丨翟艳鹏审核丨雷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