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与人体,有什么关系?
肝脏呈楔形,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消化中转站和代谢化工厂,可完成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生理情况下,肝脏可合成胆固醇,制造胆汁以帮助消化;可合成蛋白质,以维持正常凝血功能及血液渗透压;可储存糖原,当人体饥饿时可以糖原形式释放入入血避免低血糖的发生……而其中一个主要的功能便是分解由肠道吸收或体内其他部位产生的有害或有毒物质,进而转化成无害的副产物进入胆汁或血液,其中排入胆汁的部分形成相应的副产物进入肠道,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而进入血液的产物则由肾脏滤过,形成尿液通过小便离开人体。
病理情况下,如果有毒物质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及时在肝脏清除,而是在血液中积累、甚至是进入大脑,便会引起脑功能障碍,出现肝性脑病,俗称“肝昏迷”。
通常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能力下降、性格行为及情绪改变,甚至出现昏睡、昏迷直至死亡!就好像一个城市的垃圾处理中心,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各种垃圾,则会导致垃圾遍布街头、臭气熏天、交通瘫痪,甚至威胁到整个城市的正常运转!
肝性脑病的发生通常由哪些因素引起?
一般而言,除少数见于正常肝脏因在短时间内(<2周)受到严重的损伤外,肝性脑病主要见于各种慢性肝病的患者,尤其是后期进展成肝硬化以后。
一旦肝脏发生硬化、不能正常运转,则有可能出现肝性脑病。
对于长期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肝性脑病可由下列事件引起:脱水(大汗、大吐、大泻等)、便秘、各种感染、电解质紊乱、不遵医嘱服药、消化道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过多进食动物蛋白质(鱼、奶酪、鸡蛋等)、长期或大量服用某些药物(如饮酒、镇静药、镇痛药、利尿药等)、其他应激因素(如大怒、过喜、忧虑、悲伤、惊恐)等。
临床上,肝性脑病有哪些症状?
早期出现逻辑思维、性格和行为的细微改变:情绪起伏不定,判断力下降,正常睡眠习惯被打乱,经常感到抑郁、焦虑、烦躁,精神难以集中,呼出的气体含有腥膻味等。
后期出现扑翼样震颤,即当患者伸展手臂时,双手不能保持固定;而当受到突然的光亮、声音、移动或其他刺激时,又可出现肌肉不自主震颤(肌阵挛);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困倦、迷糊,情绪过度异常者可表现为过度激动和兴奋。
终末期出现意识丧失、陷入昏迷,有部分患者若及时发现、及早去除诱因、积极治疗,通常可好转甚至恢复(尤其是由一种可逆性的病因所诱发时,如饮食、药物等),而病情严重者即使经过治疗,症状也可反复出现,即使经积极治疗也无济于事,直至死亡。
怎样判断是不是肝性脑病?
临床上,医生主要基于患者的上述症状、检查结果(抽血、脑电图、头颅CT等)以及对治疗的反应等作出综合判断。一般要询问可能触发的因素,以便找出可能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抽血检查,尤其是血氨(但血氨水平与肝性脑病之间并无正相关关系);可进行精神状态测试(如询问患者对时间、空间的定向情况、计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等),以发现早期阶段的细微变化;行脑电图检查以检测异常的脑活动,行头颅CT检查排除是否由其他原因引起上述脑功能障碍等。
举个栗子!
患者吴XX,女,74岁,既往有1年余“慢乙肝”病史,未予系统治疗及监测;曾先后2次在我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低蛋白血症凝血障碍肝性脑病I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脾大脾功能亢进症肝细胞性黄疸食管静脉曲张(中度)门脉高压性胃病;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脑梗塞等。年02月17日14时57分因“反复腹部胀满1年余,再发加重伴头晕1周”再次入住我院。入院查血氨11.3umol/L。
其余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较前均无明显变化。年2月17日23时04分许,患者突然躁动不安、夜不入睡,予镇静处理后可安静休息;年2月18日9时22分许,患者出现嗜睡、但可唤醒,自觉昏沉不适,计算力及时空定向力均不同程度下降,完善头颅CT提示“脑萎缩影像改变;左顶叶钙化灶”。
综合分析考虑肝性脑病所致,于是立即予心电监护监测生命征、鼻导管吸氧、留置尿管记录出入量、药物降血氨、护肝解毒、口服乳果糖及食醋灌肠保持肠道通畅等对症支持处理。经上述抢救治疗后,患者神志逐渐恢复,计算力及时空定向力均较前有所改善,头晕头痛不适症状亦较前好转,之后复查血氨为47.3umol/L。
年2月22日,患者因病情平稳而出院。
划重点来了!!!
对于慢性肝病患者,血氨水平正常或降低并不能排除肝性脑病的可能,反过来,血氨水平的升高也不一定意味着肝性脑病的发生。总之,血氨水平的高低与慢性肝病引发的肝性脑病无正相关关系!
最后,我们该怎样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
1、一般而言:积极治疗各种原发性肝病,遵医嘱坚持服药治疗、定期门诊随访、按时复查复诊,注意调畅情志、戒烟戒酒、注意休息等;
2、饮食:终末期肝硬化的患者应限制肉类和其他动物蛋白的摄入量(因为氨等毒素可在动物蛋白的消化过程中形成),尽量以植物蛋白和奶制品蛋白(如大豆蛋白)为主;对于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还要注意饮食不要太硬、太烫等;
3、大、小便:务必保持大便通畅,尤其是老年终末期肝硬化患者,必要时予开塞露塞肛或口服乳果糖润肠通便,使食物按时通过肠道,及时清除代谢毒素或废物;对于有胸水、腹水或双下肢水肿的患者,切勿自行增加、减少或更换利尿药,以免引起机体电解质紊乱;
4、患者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言语、行为等情况,一旦出现思维混乱、情绪起伏、行为躁动等早期表现,须立即就诊!
—
—
图/文:内二科编辑:梁树杰校对:杨巧审核:杨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