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是舌尖上的美味,却又是寄生虫的天堂。这些食材生吃可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哦,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让人又爱又恨的美食吧!
北极贝、三文鱼、生蚝、琳琅满目的鱼生……有没有垂涎三尺?
但是小编可得提醒您:
美食不可辜负,幸福源于健康!在享受美食的时候,要小心“隐形杀手”食源性寄生虫哦!
1
水产品中常见的食源性寄生虫有哪些?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水产品中寄生虫主要有以下几类:
鱼(虾)源性:肝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
淡水甲壳动物源性:肺吸虫
螺源性:广州管圆线虫
2
怎么吃会感染食源性寄生虫?
感染食源性寄生虫多数与生食或半生食有关。比如:吃生鱼片或生鱼粥;鱼、虾、蟹直接生吃或稍微烧、烤后吃;小鱼虾用盐腌后晾至半干直接生吃;半生吃或生吃螺、蟾蜍及蛙等或喝经过幼虫感染的生水;生、熟食物刀具、砧板、食具不分等,可能会感染肝吸虫、肺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等。
3
感染了食源性寄生虫有哪些危害?
肝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可有上腹痛,贫血、营养不良等;儿童可伴有明显的生长发育障碍,引起侏儒症;晚期可出现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慢性感染者可并发胆囊炎、胆石症甚至于并发原发性细胞性肝癌。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可进入人脑等器官,发生急剧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颈项强直、活动受限、抽搐等症状;重者可导致瘫痪、死亡。
肺吸虫病常见症状有食欲不振、腹痛、腹泻、发热、皮疹等,继而出现胸痛、胸闷、气短、咳嗽等症状,“幼虫移行症”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可侵犯肝脏、心包、眼、脑脊髓等,可引起肺外症状。
三招远离食源性寄生虫病
Tip1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进食生的或者未经彻底加热的鱼、虾、蟹和螺类等水产品。
Tip2
选择安全的食材来制作生鲜食品,采购食品时必须向对方索取检验合格证明,避免采购不符合要求的食品原料。
Tip3
提倡科学的烹调方法,加工时刀具、砧板生熟要分开,食材要加热烧熟。
洗鱼、抓鱼后要洗手,处理鱼的过程中,不要用手拿熟食。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广州管圆线虫幼虫还可通过皮肤侵入人体,因此在螺类加工过程中最好戴上手套进行防护!
来源: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