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放射科介入室简介
医院放射科介入室,是天津市最早开展外周介入手术的部门,在于长路主任的带领下,至今已完成各类介入手术约例,主要涉及的内容为,肝脏的良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胆管细胞癌、肝血管瘤)、门静脉高压的介入治疗(PTVE、TIPS)、脾动脉栓塞术、消化道出血、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布-加综合征、溶栓(门静脉血栓、肺动脉栓塞溶栓)、胆道内置管、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肝脏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TACE):将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可使瘤区药物浓度增高,再结合使用栓塞剂阻断肿瘤的血液供给,可导致肿瘤缺血性坏死和肿瘤细胞凋亡。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和术后复发肝癌效果显著,现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
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经肝动脉途径注入硬化剂治疗肝血管瘤,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和有可重复性治疗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目前也是肝血管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经颈内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是一种以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的门脉与肝静脉的主要分支间建立通道即建立肝内门体分流,从而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或消除由于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等症状。是目前处理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我院现为天津市唯一能独立完成此项手术的单位。
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目前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已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其胆道引流的技术成功率接近%,经皮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的成功率也在90%以上,明显高于ERCP下的胆道引流和支架置入术,且很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既可作为恶性肿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延长生命;还可以用于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机一般情况,为外科手术、全身化疗或者其他后续治疗提供机会。
脾动脉栓塞术:是临床上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方法之一,由于创伤小,疗效确切而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将导管送至脾动脉处造影,观察脾脏大小,血管分布、走向,然后超选至性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达到“切除”部分脾实质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等,介入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治疗脾功能亢进的方法之一。
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急症,病死率高。出血的原因主要有炎症、溃疡、血管畸形、动脉瘤、肿瘤等,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治疗后易复发。外科手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且部分患者不适宜或不能耐受外科手术,风险大,常常找不到出血部位。介入放射学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是本病诊断和治疗的新的“里程碑”,不仅可对大部分出血病例显示出血的部位,而且能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栓塞治疗,止血效果肯定,疗效快,已成为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诊断与治疗方法。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主要操作为将滤器放置于双侧肾动脉开口以下,髂静脉分叉上方,以拦截双下肢的各类栓子,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可放置临时与永久型两种,技术成熟、效果确切。主要适应症包括:①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闭合性颅脑损伤、脊髓损伤、下肢多发长骨或骨盆骨折等)。②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血状态,③危险因素患者,如肢体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④老龄、长期卧床伴高凝血状态。
布-加综合征:发病原因不明,主要肝静脉和/或肝静脉水平的下腔静脉完全或不完全阻塞所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病征,以在肝小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或右房水平的肝静脉流出道梗阻为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肝静脉阻塞(瘀血性肝肿大、脾大,腹水,腹壁静脉、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等,主要由肝静脉回流障碍所致)、下腔静脉阻塞(腹壁和(或)腰背、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色素沉着,甚至溃烂),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静脉、下腔静脉成形术,包括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以达到打通阻塞的肝静脉、下腔静脉的目的。目前介入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都比较满意,几乎已完全替代内科及外科治疗。
子宫动脉栓塞:经导管超选至子宫动脉内注入栓塞剂,主要用于子宫肌瘤、瘢痕妊娠、产后出血的治疗,病人经受的创伤小,痛苦少,且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为临床最有效的止血措施之一。
介入专家于长路
于长路,主任医师,外周介入专家,现任医院放射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放射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会员暨中国介入医师学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医学影像技术学会理事、天津市介入医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欧洲心血管介入放射学会(CIRSE)会员。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在专业学科领域造诣颇深,并不断创新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在各种腹部疾病的影像诊断上有着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在腹部的介入治疗上造诣颇深,累计完成各种介入手术达00例,临床经验丰富。其在原发性肝癌的肝动脉静脉双介入治疗上方法独到、效果显著,主持的一次性插管肝动脉门静脉CT造影对于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射频消融术的评价,获得国际先进成果。创立胆道三支架、四支架在各种疑难胆道梗阻性疾病上的应用,影响广泛。
参与编写《急腹症影像学》、《疑难病例影像诊断分析》、《3D图像处理技术与临床应用》等专著,获得国家级专利3项,完成卫生局课题4项,填补市技术空白9项,近3年发表核心期刊11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