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让你看明白痛风是怎样发生的

一次让你看明白痛风是怎样发生的

痛风是如何发生的?

痛风是一种关节疾病,因体内潴留过多的尿酸引起。

正常情况下,肝脏处理体内的多种物质。其中包括嘌呤——一种细胞内的基因物质组成部分,也是食物中的一部分。当肝脏分解嘌呤时,可产生一种代谢废物——尿酸。人体将这些废物在肾脏中处理,并移送至血液中。当肝脏产生大量尿酸时,或者是肾脏移走的不够充分,尿酸在血液中聚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出现。

含咖啡因的饮品可影响肾脏的排尿方式,促进排尿,造成人体脱水。脱水可造成体内尿酸浓度升高,当尿酸浓度远超出吸收能力时,就不再被吸收。这些尿酸在关节内形成尿酸结晶,最常见于大拇脚趾。

高尿酸结晶的形成导致炎症反应,免疫系统的白细胞袭击这些尿酸结晶,导致关节疼痛和炎症,这被称作“急性痛风发作”。若未得到及时治疗,钙水平的升高可在关节周围产生痛风结节,引起传统的关节疼痛和关节变形。

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是一个多基因影响的,遗传因素和生活因素并重的疾病。目前检测基因仅为多基因中研究相对比较明确的几个,对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意义,但是不能作为诊断原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依据。尿酸生成功能基因(MTHFR)MTHFR基因突变,导致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干扰同型半胱氨酸甲基化途径,使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并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高度相关。解读:MTHFR杂合型突变和纯合型突变会影响尿酸生成,引起血尿酸的增高。尿酸排泄功能(ABCG2)表达于肾脏近端小管刷状缘,参与尿酸的顶端分泌,其功能障碍是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一个主要原因。ABCG2基因rs位点杂合及纯合突变与东亚人群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发病高度相关。解读:ABCG2基因突变导致所编码酶的活性下降,导致尿酸从肾脏排泄能力下降,血尿酸增高。尿酸重吸收功能C2A9SLC2A9基因编码葡萄糖转运体9是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种电压性尿酸转运体,通过交换葡萄糖与尿酸的转运和重吸收。SLC2A9基因突变可导致尿酸排泄分数降低,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C22A12SLC22A12基因编码尿酸盐转运蛋白1,是有机阴离子转运体家族的成员之一,主要作用于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管腔膜,参与尿酸在肾脏的重吸收。解读:这个两个基因的突变形式会影响所编码的酶活性降低,导致尿酸在肾脏中的重吸收减少,降低血尿酸的含量。部分文献显示这两个酶同样也是促尿酸排泄药物作用的底物,因此SLC2A9和SLC22A12基因发生突变个体可能促尿酸排泄治疗效果有限。

我国近年来痛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普通人群患病率约1.14%,部分地区是痛风高发区。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不能根治。

如果您属于以下人群:有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史的人群;有痛风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过关节炎、肾结石的人群;体型肥胖,生活、饮食不规律有饮酒习惯的人群;需求主动健康管理的人群等,建议您可以选择做痛风风险评估基因检测来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wkh.com/rhzl/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