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门脉高压?
门脉高压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出现脾肿大、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一系列症状。
门静脉是肝脏的机能血管,收集了消化道、脾、胰的血液,携带丰富的营养物质输送入肝脏,除作为肝本身的代谢能原外,还合成新的物质,供给全身组织的需要。门静脉起止端都是毛细血管,起始于胃、肠、胰、脾的毛细血管网,终端是肝内的毛细血管网。门静脉和腔静脉之间存在较多的交通支。
在门静脉高压时,为了使淤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这些交通支大量开放,而建立侧支循环,其主要侧支循环是食道下段和下腔静脉之间的交通血管。一旦这一交通血管破裂,就会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引起门脉高压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慢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其他较少见的原因包括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硬化和血管阻塞引起的门静脉系统压力升高。
二、门脉高压有哪些危害?
由于门静脉高压症多由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所以很多人有过肝炎病史,因肝炎住过院,也有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得过肝炎。
正常情况下脾是摸不到的。脾肿大后,可在左肋缘下摸到,程度不一,大者可达脐下。巨型脾肿大在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中尤为多见。早期,肿大的脾脏质软、活动;晚期,由于脾内纤维组织增生而变硬,脾周围粘连而活动度减少。脾肿大均伴发程度不同的脾功能亢进,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至3×/L以下,血小板计数减少至(70~80)X/L以下,并逐渐出现出血倾向。
由于食管下段和胃底黏膜下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急性、难以自止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呈喷射状呕出鲜红色血液。出血经胃酸及其他消化液的作用后,随粪便排出为柏油样的黑便。出血难以自止的主要原因为:①肝功能不佳,凝血功能差;②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发生障碍;③门静脉压力高,使血管不能自行收缩止血。大出血可引起肝组织严重缺氧,容易导致肝昏迷,这是门静脉高压症最凶险的并发症。
肝内型门脉高压症的晚期,由于血中蛋白很低,使得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门静脉压升高,门脉血液漏出增加;肝功能损害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在体内增加等,致使水钠潴留,产生腹水。因此,腹水的出现是肝功能代偿不全的表现。肝外型门脉梗阻的病员由于肝功能多属正常,一般没有腹水,在有腹水的病员中,腹壁浅静脉往往曲张较明显,有时伴有黄疸。
到了肝硬化的晚期,肝功能进一步下降,肝脏解毒能力不足,可以发生昏迷。因为是肝功能急剧下降引起的,所以称之为肝性昏迷。
三、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一般可分两类:一类是分流术,降低门静脉压力;另一类是断流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1)分流手术:选择肝门静脉系和腔静脉系的主要血管吻合,使压力较高的门静脉系血液直接分流到腔静脉中去,降低门静脉压力。应用较广泛的有四种:即脾肾静脉分流术,门腔静脉分流术,脾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上、下腔静脉分流术。
分流术优点:能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再出血率低。
分流术缺点:首先阻断了门静脉血直接入肝,加重了肝的缺氧,又使门静脉血中所含的肝营养因子不能入肝,从而加重了肝损害。其次,来自肠道的蛋白质代谢产物不经肝脏直接入腔静脉,进入周身循环,影响大脑的能量代谢,从而可引起肝性脑病,可诱发肝昏迷。并且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再出血率也较高,因此,分流术要慎重选择。
(2)断流术:方式很多,目前以“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手术”疗效较为满意,通过离断了贲门周围血管,从而保证了入肝门静脉血流的增加,有利于肝细胞功能的改善。另外,由于是腔镜下手术,手术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较小,恢复快诸多优点。我科自年在国内率先开展此术式,年完成台次,疗效显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更正规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