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自年成立以来,在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的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今中心已诊治肝硬化患者余例,每年就医的患者达余人。中心现有高级职称9人,获部省级课题资助项目20余项,资助经费达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专业论文近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20余部。0年承制的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经内镜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获得了国内同行的一致好评。刘浔阳教授主编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治疗》由人民卫生出版社1年出版后于年再版,已成为本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7年湖南省门静脉高压症学组成立并挂靠我中心,至今已经举办三次全省门脉高压症会议。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症最为凶险的并发症,一直是我中心的研究重点。年卫生部确定我中心的“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预测与非手术治疗研究”为重点资助的临床学科重点建设项目。1年“门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对策研究”再次获卫生部重点临床课题项目资助。我中心研制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性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样机并完成了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初步的临床应用研究,该仪器在食管曲张静脉无创测压方面取得突破,填补国内空白,达国际先进水平。无创测压仪的研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准国家专利2项。目前我中心通过测量食管曲张静脉直径、厚度、压力、粘弹性、奇静脉血流量和肝静脉压力梯度等指标,并根据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食管静脉血流动力学评价体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我中心已经实现了包括复苏技术、药物治疗、内镜下套扎和硬化剂注射术、肝静脉压力梯度测量、食道曲张静脉压力测量、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门奇断流术和门体/门腔分流术等综合诊疗方法的全方位应用。目前在我中心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早期再出血率已由54%下降至3%,住院死亡率从35%下降至5%,急诊手术率由25%下降至3%,取得了较佳的诊疗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将来我中心将致力于从医学单学科研究向医工联合多学科发展,从单纯临床病例研究向分子水平与宏观课题多方向研究发展,加大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的力度,继续积极深入开展食道曲张静脉无创测压技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和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的激光治疗等研究项目。同时,我中心还将构建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临床信息数据库系统,详细收集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随访等临床流程中的详细数据和资料,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挖掘病因及治疗效果的变化趋势,进而有效评估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逐步改进和更新现有的治疗策略。